這是一個無比神奇的公司,在造假方面可謂登峰造極,杜撰出了“諾貝爾獎理論基礎”和“美國上市企業”,宣稱僅為普通食品的白蛋白多肽膠囊就可“抑制腫瘤”?蓪嶋H上該產品根本沒有保健批文(小藍帽),幾年以來違規上市坑害了無數消費者。
3月2日,記者在北京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第九屆會議營銷論壇暨展會上見到了武漢天天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見識到了這個神奇的公司和神奇的產品,唯一可惜的是沒能采訪到該公司董事長陳棟梁本人。
在此之前,就有十多位該公司及關聯公司的內部員工、經銷商、合作商及上百位受害者,正通過各種途徑來揭露武漢天天好公司的驚人黑幕。“公司是虛假的,產品是違規的,技術是侵權的,銷售是騙人的,一切都是以犧牲消費者健康為代價、以蒙騙經銷商金錢為代價的。”
注冊海外空殼公司大肆蒙騙國內消費者
中國的消費者崇洋媚外由來已久,武漢天天好公司正是抓住了這一弱點,進而大肆蒙騙國內消費者。
首先是要有一個能唬人的公司名稱,于是一家名為“中國多肽產業集團”的公司出現了,號稱是“中國多肽產品標準制定企業”,擁有“亞太地區最大的多肽生產基地”。但就是這么一家中國字頭的集團公司竟然在國家工商總局及國內各級工商注冊機構都沒有登記備案。
對此,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類似于這個‘中國多肽產業集團’,要么是一家憑空捏造的虛假公司,要么是一家在海外注冊的空殼公司。但無論是哪種情況,要在中國大陸從事經營活動都是不合法的。”
該工作人員進一步指出,“現在有很多騙子利用海外與國內法律的差異,尤其是有些國家和地區對公司名稱與注冊資本沒有限制,比如去香港或者英屬維爾京群島等地注冊一個中國字頭的集團公司,就可以扯著虎皮行騙了。”
這家“中國多肽產業集團”還披著“美國上市企業”的華麗外衣,事實上在美國證券市場沒有任何一支股票與該公司有關聯,所謂的上市只是利用了美國與中國大陸法律的差異,搞了一個“上市”的文字游戲。
武漢天天好的關聯公司中還有一家身份可疑的“武漢肽類物質研究所”。這個神奇的研究所被鼓吹為“中國最大的肽類物質國家級研究所,被中國保健協會吸收為理事單位,是中國保健協會多肽分會”。
而事實上,“武漢肽類物質研究所”只是一家普通的有限責任公司而已,所謂的“國家級”也是自我吹噓出來的,沒有獲得任何國家相關部門的認可。
對于武漢天天好公司標榜的與中國保健協會的親密關系,在3月2日于北京召開的中國保健協會第二屆常務理事會第五次(擴大)會議上,相關工作人員予以了否認,并指出“由于武漢天天好公司以中國保健協會的名義肆意行騙,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早已被中國保健協會協會開除了。”
一切都是為了行騙,用于行騙的道具也花樣百出。于是,武漢天天好公司的董事長陳棟梁就獲得了德國慕尼黑技術大學營養生理學博士學位,而且是“懷著報效祖國發展我國生物技術、為大眾身體健康服務的情懷,他毅然放棄了國外的優厚待遇,回國投身到多肽的研發事業上”。
僅僅有了海龜身份還不夠,還得要有一個顯赫的家庭背景。于是,在對外宣傳中陳棟梁就有了一個曾任“民國時期湖北省政府主席”的爸爸。一時間威風凜凜,從國內宣講到了國外。
但就在陳棟梁春風得意的時候,卻不料招來一個刨根問底的。2006年,一位馬來西亞客商不甘心被騙,竟然一路追蹤到了國內,查閱了中華民國歷史上所有擔任過湖北省主席的人員名單,竟然沒有一個姓陳的。這個兒子到底是從哪里來的呢?充滿了疑惑。
在此期間,陳棟梁還開了一個國際玩笑。為了進一步襯托這個“主席兒子”的形象,他把衛生部一位普通退休干部“包裝”成了衛生部副部長,并且忽悠到了馬來西亞,進行官方訪問及商務洽談。
當然了,對于一個善于忽悠的人來說,陳棟梁清楚地認識到要在多肽行業大放異彩,還得著書立說。于是,他就出版了《多肽治療腫瘤的新方法》、《多肽營養學》等兩部學術專著,并稱“首次在全國營養保健領域引入了多肽的概念”。十分巧合的是,陳棟梁的這兩本書的內容與早已在國內出版多年的幾本藥學專著和醫學專著如出一轍。
陳棟梁在開發產品方面有很神奇的套路,竟然能夠在一夜之間推出男人肽、女人肽、老人肽、少女肽、美女肽等數十種多肽產品。原本以為能夠在廣交會上忽悠到外國客商,結果卻因為侵權反被查獲。此外,武漢天天好公司還以投資合作的名義,到全國各地進行忽悠,企圖圈地。
違法宣傳屢遭投訴 天天好多肽膠囊存在安全隱患
據知情人士透露,陳棟梁此舉就是為了給自己貼金而已。他需要一個威名顯赫的家庭背景,進而達到躋身上流社會乃至推銷產品的目的。
武漢天天好公司推出的白蛋白多肽產品在包裝及宣傳風格上與做老板的陳棟梁如出一轍。這個剽竊而來的產品被冠以“六項諾貝爾獎理論基礎”,著實忽悠了不少普通消費者。
就在第九屆會議營銷論壇暨展會上,記者拿到了白蛋白多肽產品。從外包裝上看,產品名稱:“白蛋白活性多肽膠囊”;標稱由“中國武漢肽類物質研究所、“沈陽中普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聯合研制出品”,標稱生產單位是:“武漢市天天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標稱的許可證是:“漢衛食證字(2010)第420113-03-033號”,食品標簽號:“4201A08-082”。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由此可以肯定“白蛋白活性多肽膠囊”根本不是保健食品,只是普通食品。該食品外包裝上,看到4個值得懷疑的國際認證標志,但是未看到我國的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及QS標志。
而只能算作食品的白蛋白活性多肽膠囊被宣傳為“人血白蛋白替代品,主要功能為補充人體白蛋白、調節免疫、修復肝腎、修復基因、抑制腫瘤”。
根據我國《食品標識管理規定》第二十八條規定,食品標識不得標注明示或暗示具有保健作用!秶沂称窂V告暫行發布規定》第十三條規定,普通食品、新資源食品、特殊營養食品廣告不得宣傳保健功能,也不得借助宣傳某些成分的作用明示或暗示其保健作用。
即使作為普通食品,也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一旦有患者誤認為該產品有‘治療’作用,極易釀出醫療事故。
一位廣東籍的女性消費者被拉去“聽課”以后,竟然被被連哄帶騙地買了37萬元的產品,“武漢天天好就是個騙子公司,天天好公司的白蛋白多肽產品不但吃了沒用,還把我吃出了一身的病,現在連腰都直不起來了。”
這并不是個案,在記者采訪的100多位受害者中,類似的案例比比皆是。一位洪姓女士被拉去“聽課”后,身穿白大褂的專家告訴她患有高血壓,并稱吃“白蛋白活性多肽膠囊”就可以治愈,結果就被推銷了一盒價值為2820元的“白蛋白活性多肽膠囊”。
知情人士透露,價值2820元的白蛋白多肽膠囊,實際成本只要二三十元。當洪女士發現產品有問題想要退貨時,但卻被告知必須支付500元的手續費。“這就是騙子,赤裸裸的騙子。”就在此前不久,浙江金華的一位老先生被騙慘了,4盒膠囊被強行賣了5920元,直到被《金華日報》等媒體曝光。
此外,新浪、搜狐、網易、騰訊、荊楚網、浙江在線、中安在線等數十家媒體以《天價白蛋白活性多肽膠囊強行推銷所謂保健品只是普通食品》為題對武漢天天好的假冒偽劣產品進行了曝光。
還有一位柳州市的老人先后兩次共花費萬元購買天價膠囊,卻發現膠囊不但沒有促進健康,吃過之后反而出現身體發熱、起疙瘩等不良反應。此案被人民網、大洋網、和訊網、東南網、金羊網、中國江蘇網、廣西新聞網等數十家媒體以《老人花費萬元購買天價膠囊 吃后產生副作用》為題予以曝光。
會議營銷 私人診所醫生假冒知名醫院教授
有知情人士透露,與武漢天天好公司一起聯手行騙的就是沈陽中普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及廣東好普多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這幾年下來至少坑害了幾萬消費者。從2008年開始,就有多位飽受良心折磨的內部員工站了起來,用一切手段來揭露這一騙局。
“我剛開始加入公司的時候,還以為天天好白蛋白多肽是高科技產品,但后來發現根本就是‘雞蛋蛋白’,剽竊了多肽的概念。”一李姓員工表示,“不知道忽悠了多少位老人了,看著這些老人不斷上當受騙,我作為一個打工仔都于心不忍了。”
由于四處行騙被中國保健協會開除以后,武漢天天好公司又傍上了“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分會抗衰老醫學實驗室”、“世界抗衰老醫學會多肽抗水老中國研究基地”、“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抗衰老醫學檢測中心”,還炮制出了“‘治未病’健康養生工程”、“中國老年人健康狀況普查行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和“公眾營養健康普及行動”等一系列活動。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上述所謂的“官方機構”要么是“野雞機構”,要么是被武漢天天好公司借來牟利的,所謂的健康活動就是用來騙錢的幌子。
在會議營銷的過程中,安排幾個穿著白大褂的私人診所醫生假冒北京某知名醫院的教授。“這些診所醫生他們每人走時能拿到一千至數千元的銷售提成。每銷售一件白蛋白多肽提成是40元,最終能拿多少就要看這些診所醫生能忽悠多少人上當了。”
對此,中國保健協會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中國保健品有著嚴格的管理規范,一定要認準“小藍帽”標識,千萬不能被武漢天天好這類公司給蒙騙了。
除了那些小診所的醫生假冒專家教授以外,也有一些無良專家與陳棟梁進行勾結,聯手忽悠消費者,完全喪失了最起碼的道德與良心。
專利技術涉嫌侵權 陳棟梁被剝下偽裝外衣
不僅僅是普通消費者和經銷商被蒙騙了,就連一些業內專家也被蒙騙了。在武漢天天好公司的公開宣傳中,反復強調公司是“湖北省和武漢市政府認定的高科技企業”,有多個項目被國家“火炬計劃”及“星火計劃”立項,公司每年都有新的專利技術申報并通過。
但就是這么一家號稱擁有雄厚研發實力的“多肽”公司卻陷入了專利糾紛,一個名叫王定恩的人手持專利利劍,一下子就把陳棟梁打回了原型,揭開了其偽裝的面紗。
陳棟梁旗下的中國多肽產業集團、天天好生物制品公司及肽類在線等公司及機構,賴以生存的是一項名為“酶促水解卵白蛋白溶液制備方法和用途”(專利號:ZL93112571.5)的專利,而這項專利則是屬于王定恩的。
多年以來,王定恩為了維權屢屢揭發陳棟梁的無恥,并予以痛斥。“陳棟梁嚴重侵犯了專利所涉及的全部權利內容,將通過法律程序陳棟梁及其公司這一嚴重侵權行為予以追究。”
但被侵權的還不僅僅是王定恩一人。有業內人士透露,還有多名被侵權人正通過各種途徑“討說法”。據相關法律規定,專利侵權行為是嚴重的侵犯專利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侵權人依法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另據知情人士透露,武漢天天好公司當初申報衛生部批文,起全套申報材料是與湖北省衛生防疫站李新蘭進行勾結剽竊而來。后來批文就賣給了珠海天年公司,天年則賣給香港某上市公司,再后來就賣給了南京中脈公司。由于沒有核心技術,南京中脈損失了3000多萬元后也沒能生產出多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