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七局副總經理、華北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程文彬
習總書記指出:“人才是戰略資源,要把我們的事業發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創新驅動實質上人才驅動”,發出了“我們黨和國家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渴求人才”的強烈呼聲。今后三年,是中建第七工程局挺進千億規模的沖刺期,如何適應新時代企業發展的新形勢新需要,推動企業從員工規模擴張、總量增長向人才素質提升、結構優化轉變,達到人力資源對戰略目標的有力支撐和科學保障,是我們要思考和面對的重大課題。
轉變思維認識,人才就在面前
在對于人才的認識上,毛主席曾經說過:丟掉錯誤的認識,人才就站在我們面前。目前,全局各單位人才隊伍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我們在人才的發現、使用、培養過程中,要運用“毛石墻”理論的人才觀,它的核心要義在于堆砌操作者的合理調配與超前謀劃,考驗的是各級領導干部的用人格局和戰略眼光,關鍵是要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做到“大匠無棄材”,使每一名員工在企業找到自己的位置,發揮專業所長。只有這樣,才能在短期內改善和解決人力資源匹配度,提高人均效能。
做好專項規劃,構建管控機制
人才是企業第一資源,是一個系統性和戰略性工程。去年12月份,中建集團召開了人才工作會議,就人才工作的價值和如何激發人才活力,作了專門部署。華北公司在“十三五”戰略修訂時,也就人才建設作了專題規劃,并在今年召開了人才工作會議,致力解決人才建設的頂層設計和人力資源規劃方面的不足。按照企業快速發展的需求,提出了“充實總量、優化結構、提升素質、構建平臺”的人才建設基本思路,從高端人才切入,優化人才引進、開發、流動機制,形成人力資源供給的良性循環。同時,針對青年人才,實施和完善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和差異化的培養方案。
堅持業績導向,抓好干部管理
中建七局黨委書記、董事長方勝利在2018年的工作會上提出:“樹立以業績論英雄的用人導向,以業績和貢獻作為評價人才的核心標準。”新時代,人才建設必須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把注重實干作為干部考察、選拔的重要依據。去年以來,華北公司通過加大公開選拔競聘、業務技能比武、重點人才關注、加大評優評先等方式創新人才梯隊建設和選拔機制,堅持“重業績、憑德才、看經歷、聽公論”的用人價值導向。并推進兩級機關人員進行跨單位、跨板塊、多崗位鍛煉、交流任職,逐步把優秀的人才放到最困難的單位去鍛煉,努力激發人才干事創業的熱情。
實現多種途徑,重點培育青年
“青年興則七局興、青年強則七局強”。中建七局的人才隊伍是以青年為主體,人才的培養機制,重點要在加快青年人才成長成才上發揮作用。對于青年員工的培養,要提前著手,規范新入職人員的管理和培訓,注重青年員工在基層的多崗位歷練,扎實開展“導師帶徒”活動,細化活動考核原則和方式,避免活動流于形式,積極評選在施工一線涌現出來的典型青年代表,建立定期的溝通談心制度和開展青年員工思想動態調研。要根據新時代青年人才在不同階段的多樣化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關注和過問青年人才的成長,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要全方位、多渠道創造條件,加速人才成長,促使各類人才脫穎而出。
明確人才責任,實現協力前行
人才成長是員工自身、企業共同的責任。企業發展需要將個人需求、崗位需求、企業需求有機地結合起來。需要把人才問題當做發展戰略來對待,必須要主要領導親自抓人力建設,各級黨組織書記作為人才工作的第一責任人,也要切實將人才管理責任扛在肩上。同時,還要加強組織人事部門體系建設、制度建設,推進組織人事工作規范化、科學化、現代化進程,加強對人才戰略、人才政策、人才理念、人才成長規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