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下午,一場主題為“智慧地鐵·啟航未來”的上海軌道交通第7000輛列車抵滬儀式在中鐵十一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上海封浜車輛段舉行,隨著三列14、15、18號線最新的全自動駕駛列車齊齊亮相上海封浜車輛段,標志著在“十三五”即將結束之際,上海地鐵列車數正式進入了7000輛的新時代。至此,上海軌道交通城軌網絡和車輛規模雙居世界第一。
活動現場,上海申通地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俞光耀做致辭,回顧了上海地鐵“十三五”期間的主要成就,他表示面對未來超大規模網絡的運營管理挑戰,以更高標準,更好水平,共同提升乘客軌交出行獲得感、幸福感。同時,活動還邀請了上海第一代地鐵人沈關根、中生代地鐵人李鵑偉以及新生代地鐵人陳朝分別作交流發言,闡述地鐵人的初心匠心以及對地鐵未來超大規模網絡發展的美好愿景。隨后,申通地鐵集團為他們頒發了首屆“金車輪”獎。
上海地鐵封浜車輛段于2017年底開始投入建設,2020年底完工,現已具備通車條件。該車輛段總占地面積為32.8公頃,建成后將承接上海14號線全部與18號線部分配屬車輛的臨修、列檢、停放、運用、整備等工作,整個場地包括運用庫、檢修庫、綜合樓等16個房建單體工程與站場路基、橋梁、市政管線等市政工程。據悉,該車輛段檢修庫是上海地鐵首個全裝配式試點項目建筑,其占地面積約42386.4平方米,主庫房及輔助用房的建筑面積總計45069平方米,建筑采用預制柱、預應力折型屋架、鋼骨架輕型屋面板、輕型ALC墻板新型裝配式結構。該廠房裝配式排架柱安裝也是中鐵十一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首次采用全灌漿套筒連接超高裝配式柱,整個建筑共采用351根預制柱做結構支撐。在施工過程中,該項目克服了預埋件多、預制難度大、預埋件控制要求精度高、吊裝難度大等諸多技術難題。
14號線封浜車輛段是連接上海浦東西部的起點,西起嘉定封浜,東至浦東桂橋路,全長39公里,設31座地下站,是連接上海東西部的一條軌道交通“大動脈”,建成投入使用將進一步方便沿線居民出行。該線是國內首個可以從運營即進入無人值守的全自動無人駕駛狀態的項目。作為全國率先建設的全自動駕駛項目工程,其技術要求嚴謹細致,其質量要求精益求精,并以智慧地鐵為主旨,以智能運維為基石,以全自動駕駛技術為核心,充分體現上海地鐵新一代列車所追求的卓越品質,引領城市軌道交通快速發展,彰顯上海國際化智慧城市的獨特魅力。
該項目經理赫志東介紹到,上海封浜車輛段是中國鐵建在上海承接的首個車輛段項目,項目策劃伊始就擬構筑上海綠色工地、文明工地、智慧工地為目標,力爭創建上海標桿工地。上場以來,項目在上海市政府單位領導下,在申通地鐵集團監督下,始終堅持創建優質工程為目標,經過項目全體員工的努力,不斷創新,優化改進,一直走在標桿項目行列。近3年時間里,累計接待考察觀摩團上百次,過程中都獲得表揚點贊。項目也獲得上海市文明工地、綠色工地、優質結構工程等榮譽。作為該項目負責人,很榮幸能夠跟自己的同事共同見證上海軌道交通城軌網絡和車輛規模雙居世界第一這一高光時刻,作為建設單位,能夠為上海地鐵為建成安全、人文、綠色、智慧、可持續的一流城市軌道交通網絡貢獻一份力而感到自豪。(黃躍勇 黃曉琳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