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8月12日訊(王中正 伍振 李慧楠 陳凡 攝影報道)8月12日,在重慶召開的超長距離巖石頂管新技術應用專題交流研討會上獲悉,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國家首批12個水利工程PPP投融資改革試點項目的重慶觀景口水利樞紐工程在國內水利行業首次應用超長距離巖石頂管新技術,創頂管施工單洞全長3224米的最長世界紀錄,該項目目前已獲得專利、工法及論文等成果20余項。
在重慶召開的中鐵十八局集團隧道公司超長距離巖石頂管新技術應用專題交流研討會會場(伍振 攝)
重慶市觀景口水利開發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紹煒介紹,重慶市觀景口水利樞紐工程位于重慶市巴南區東溫泉鎮,被列為水利部“示范推廣項目”、“創新性施工研究與實施項目”。該工程由樞紐和輸水線路組成,采用4臺微盾構巖石頂管機施工,這也是該技術在國內水利行業的首次應用。
中鐵十八局集團隧道公司承建的重慶觀景口水利樞紐工程6號無壓洞頂管施工現場(伍振 攝)
中鐵十八局集團隧道公司建設者在重慶觀景口水利樞紐工程6號無壓洞吊裝混凝土管節(伍振 攝)
據中鐵十八局集團觀景口項目經理趙彥春介紹,相對于傳統鉆爆法施工,超長距離巖石頂管施工技術效率可提高5倍,且實行地面自動控制系統,實現洞內智能化作業,封閉環境,能有效避免地下水和有害氣體進入隧洞,使施工更加安全環保。
中鐵十八局集團隧道公司建設者用鋼筋籠自動加工機加工混凝土管節鋼筋籠(伍振 攝)
中鐵十八局集團隧道公司建設者在加工頂管鋼筋籠(伍振 攝)
為探索超長距離巖石頂管施工新技術,中鐵十八局集團公司組織中堅力量,投入大量技術骨干,多次邀請國家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中國鐵建水利工程專家及相關領域專家進行指導并組織專題研討,并聯合重慶大學進行了一系列科研攻關,為超長距離巖石頂管施工工藝積累寶貴的經驗。在微盾構頂管機施工卡管問題、掘進長度適用性、提高施工效率等關鍵性問題上下功夫,成功研發超長距離巖石頂管施工技術,并以此為依據,通過線路優化將原設計線路長度由26.67公里調整為21.91公里,長度減少4.76公里,極大程度上減少了征地面積,降低了征遷成本,技術創新和創效成果顯著。
專家學者參加中鐵十八局集團隧道公司超長距離巖石頂管新技術應用專題交流研討會現場觀摩會(伍振 攝)
專家學者參加中鐵十八局集團隧道公司超長距離巖石頂管新技術應用專題交流研討會現場觀摩會(伍振 攝)
專家學者參加中鐵十八局集團隧道公司超長距離巖石頂管新技術應用專題交流研討會現場觀摩會(伍振 攝)
在重慶觀景口水利樞紐工程,中鐵十八局建設者使用超長距離巖石頂管施工技術創造了最高日進尺32米,最高月進尺441米的全國同類隧洞最高施工紀錄,特別是在今年3月21日,全長3224米的控制性工程3號無壓隧洞順利貫通,創造了頂管施工單洞最長世界紀錄,充分體現“持續、均衡、快速、和諧”的大型機械設備施工理念。該項目榮獲水利部“助推綠色發展 建設美麗長江”重慶水利工程建設先進集體榮譽稱號。該技術的成功應用,為超長距離巖石頂管新技術在國內水利行業的進一步推廣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