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眼”智能監控 “飛毛腿”排查隱患
山西“國化能源1號工程”輸氣管道主干線主體完工
山西晉中電(伍振 石永 攝影報道)12月9日,中國鐵建首個EPC天然氣長輸管道工程、中鐵十八局集團建安公司山西項目部承建的“國化能源1號工程”輸氣管道主干線——全長22公里的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太長線管道聯絡線主干線主體完工并完成試壓。
“國化能源1號工程”是山西省落實“四氣”建設、轉型綜改重大項目及重點工程,其配套輸氣管道總線路長度22千米,設計年輸氣能力15.88億立方米。“國化能源1號工程”輸氣管道投運后將為太原市和沿線居民提供優質清潔能源,在促進節能減排,改善能源結構上發揮重要作用。
中鐵十八局建安公司技術人員在“國化能源1號工程”孟家井分輸站工藝裝置區進行設備調試(伍振 攝)
中鐵十八局建安公司技術人員在“國化能源1號工程”孟家井分輸站工藝裝置區進行設備調試(伍振 攝)
中鐵十八局建安公司技術人員在“國化能源1號工程”孟家井分輸站工藝裝置區進行設備調試(伍振 攝)
中鐵十八局集團建安公司山西項目部經理石永介紹,自8月進場以來,項目部面對管道線路長、坡度大、環境復雜、施工協調難度大、施工難度大等情況,按照“打造國內領先的數字化智能管道工程”和“安全、綠色、精品、和諧”工程為目標,加強現場標準化建設,大力開展勞動競賽,狠抓安全質量。借助于電氣和機械的焊接工藝,嚴格焊前、焊中、焊后檢驗的過程控制,確保“零缺陷”;對長輸管道的補口防腐采用環氧樹脂和輻射交聯聚乙烯熱收縮帶三層結構,底漆使用無溶劑環氧樹脂底漆,給管道穿上防腐“金剛罩”,一系列舉措保證了工程建設安全優質高效推進。先后完成焊口 2062道,公路、河流、地下電纜等穿越18次,其中,晉中市榆次區李家河村深溝段定向鉆穿越達到60米深度、720米穿越長度。項目部僅用四個月時間,克服征地協調、山區石方段施工等困難,高質量、高標準完成直徑 711毫米、壓力6.3MPa,長度23公里的管道安裝。
中鐵十八局集團建安公司在臨長線長子站工藝裝置區進行冬季施工(石永 攝)
地下管網錯綜復雜,天然氣管網周邊的密閉空間較多,例如電纜溝、電信井、人防等,如果天然氣管線發生泄漏,燃氣竄入相鄰的密閉空間,一旦發生爆炸,后果不堪設想。怎樣科學安全合理有效杜絕這些隱患?施工中,在山西國化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帶領下,中鐵十八局集團建安公司山西項目部通過預埋光纜,引入智能系統“千里眼”,24小時對各個場站運行實時監控,管網運行壓力、流量、溫度、運行線路、工況等一目了然。另外還設置了中壓監控系統,在天然氣中壓管網末端設置了監控點,隨時掌握中壓管網的運行壓力,保障正常用氣。
另外為了能及時有效地發現泄漏,項目部配合山西國化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對相鄰密閉空間安裝了報警系統,密閉空間里安裝的傳感器就像一個“金喇叭”,一旦檢測到有可燃氣體,會實時報警。另外他們還設置天然氣場站視頻監控系統、GPS定位系統、GIS管網地理信息系統,就像“飛毛腿”跟蹤一樣,讓安全隱患無處可逃。
中鐵十八局集團建安公司承建的太長線左權分輸站(張小坤 攝)
中鐵十八局集團建安公司承建的臨長線長子站(覃軍 攝)
目前,山西“國化能源1號工程”輸氣管道主干線主體完工,已完成線路工程試壓工作,正有序推進站內試壓、試運行以及項目收尾工作,并加強現場安全質量管控,為“國化能源1號工程”順利投產和管道安穩運行做好準備。
中鐵十八局集團建安公司副總經理覃軍介紹,山西項目部憑借著中國鐵建系統唯一的壓力管道安裝GA1乙級、GB1(含PE專項)、GB2級、GC1級資質,積極進軍壓力管道安裝領域。他們從2010年開始與山西國化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堅持“誠信創新永恒 精品人品同在”的企業價值觀,打造山西燃氣管道安裝根據地,先后參與太(原)長(治)線、國化盛達CNG母站子站合建站、“臨(汾)長(治)線、“國化能源1號工程”輸氣管道等6個項目,以良好的信譽和雄厚的施工實力贏得山西國化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以及設計單位、監理單位的一致好評。
中鐵十八局集團建安公司承建的太長線線路施工和順段(覃軍 攝)
在臨長線長子壓氣站和管道線路工程施工中,因站場位置緊臨煤礦,征拆困難,該項目部面對復雜的工藝和緊迫的工期,調動一切資源全力以赴,“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發揚鐵道兵“逢山鑿路 遇水架橋”的光榮傳統,攻堅克難,制定科學合理的冬季施工方案,管理人員輪流值班,不間斷施工作業,管道工程和綜合樓如期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