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eock6"></acronym><sup id="eock6"><center id="eock6"></center></sup>
<rt id="eock6"></rt>
<rt id="eock6"><center id="eock6"></center></rt><rt id="eock6"></rt>
<rt id="eock6"></rt>
<rt id="eock6"><small id="eock6"></small></rt>

旗下欄目: 快訊 故事 圖文 文學 產品資訊 工地印象 綜合報道

主頁 > 一線快報 > 圖文 >

莫宏章與他的《萬水千山任我行》
2019-08-25 16:47:20   來源: 建設發展網   評論:0

上一張
查看原圖

\

莫宏章與他的《萬水千山任我行》

■鄭建軍

  一個三歲失去了父愛,小學后就當了放牛娃,13歲開始在縣委當“小鬼”;

  一個讓縣領導私下扣留“不予放行”的17歲青年,卻在鐵道兵服役了8年;

  一個團長親自談話的付排老兵,竟然放棄了提干的機會,堅持回家要照顧母親;

  一個不愿提及在鐵道兵服役的戰士,從心靈深處卻從不曾忘記最輝煌的履歷;

  一個只有小學文化,卻寫出了30萬字的自傳體故事集《萬水千山任我行》,并自己給書中配上漫畫插圖近百幅,另外還把三個孩子都培養成大學生。

  這就是鐵道兵7師34團的汽車老兵莫宏章,一個有著苦難童年、3歲時父親成為烈士、從放牛娃到縣委通信員、被縣委領導指示武裝部“扣留”卻毅然踏進了軍營,且8年連續參建了貴昆、成昆和襄渝鐵路大三線三條重要干線的退伍老兵。

(一)初識莫老兵

  2019年8月,一個偶然的機會到桂林辦事,我專程利用很短的時間拜訪了現今已74歲高齡的老兵莫宏章。

  8月12日傍晚,走出桂林北站,或許是提前有約的緣故,還是心靈感應,我在出站口一眼就看出了莫老兵。雖然沒有了軍人的風采,標準的廣西群眾打扮,清瘦的身材,個子不高,手舉接站牌,那種聚精會神緊盯出站口的神情,依稀還透露著軍人的那種專注。

\

  沒有過多的客套和寒暄,相互端詳瞬間,似乎心有靈犀一般。莫老兵說:“你還蠻年輕,是不是鐵二代啊,真懷疑你當過沒當過鐵道兵哦。”網上看過莫老兵寫的《萬水千山任我行》部分章節,會心一笑。本想在外面一起吃點飯,但莫老兵不肯:“我專門為你準備了狗肉。”跟著莫老兵拐了幾個彎,便來到了莫老兵的家。

  三室兩廳的房子還算寬敞,已94歲高齡的老母親靜靜地坐在電視機前。莫老兵進門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翻找自己寫的《萬水千山任我行》一書,簽字贈我“指教”,之后開始侃侃而談該書的創作初衷和過程。

\

  莫老兵1946年底出生于廣西的靈川縣。鐵道兵從軍8年,先后參與修建了貴昆、成昆和襄渝三條大三線的干線鐵路,官至兵頭將尾的副排長。但由于自己三歲時,父親就成為了烈士,當時弟弟僅僅不滿4個月大,姐姐也只有6歲,解放前后的廣西匪患無窮,一個失去了父親的家庭條件可想而知。莫老兵心疼母親啊,團長親自談話提干都沒能留住他。

  “來吃飯,沒準備啥?先喝點酒吧。”老伴陸陸續續的端上了各種菜肴。

(二)八年戰三線

  莫老兵沖破了縣委領導的“禁錮”,終于如愿穿上向往很久的軍裝,一路咣當咣當的進入軍營。

  新訓之后,讓人沒想到的是“獨立的技術兵種”不過是掄大錘的亦工亦兵的“逢山開路遇水填橋”,極大地現實讓莫老兵出現了思想上的極大反差,但苦難的童年,造就了他堅定沉穩、開朗樂觀的性格。在貴昆鐵路鐵路施工中,因為個子小受到照顧看守炸藥庫,卻堅決要求下施工第一線。在施工中,由于他虛心好學,反映靈活,很快便被提為副班長、班長;在成昆鐵路施工中,在全團戰士選拔汽車兵,他有幸成為一名更加光榮的汽車兵,從此開始了“萬水千山任我行”的艱苦歷程……一路鏗鏘走來,在襄渝鐵路工地上,光榮的退伍回鄉,前后經過了八年的軍旅生活。

\

(三)思想的升華

  八年的鐵道兵生涯,鍛煉了莫老兵堅韌不拔、永不服輸的生活態度,但并沒有真正改變隱藏其思想深處的對鐵道兵艱苦生活的認知。他認為:鐵道兵雖然是技術兵種,但在各軍兵種排名中都是末位,亦兵亦工的施工性質,讓莫老兵產生了低人一等的感覺,以致退伍多年都沒能在人前提起鐵道兵服役的情況。

  莫老兵從放牛娃開始,就涉獵各種書籍,直至當兵,從來都是書不離手。從小學起,就被孩子們稱為“故事大王”。小學畢業到縣委當通信員,除了到處送信外,還自己在地上用樹枝練習畫畫,主動要求打字員教他打字,那時候的打字機還是手搖滑動著找字的老機子,但莫老兵就是通過這些為自己多認識字打下了基礎。當兵后,他更是一如既往,部隊發放的第一本紅寶書成為了他的摯愛,背誦“紅五篇”讓他成為了部隊學習毛主席著作的積極分子,活學活用到全團各連隊演講。

\

  退伍回到家鄉后,莫老兵被安排在商業局上班,這比一般退伍回鄉沒工作的老兵強多了。三個孩子聽著老兵的故事逐漸長大了,不過是一些“征東”、“征西”、“三國演義”、“西游記”、“岳飛傳”和“說唐”等,但她從不提及鐵道兵的生活。

  一次偶然的機會,與兒子在公交車上看到一個致殘的乘客,聊起開車注意安全的事情,愛說的莫老兵談起了自己在部隊遇到的幾次防止事故的經歷,才揭開了他八年的鐵道兵生活記憶的閘門。他一邊說,車上的乘客一邊聽,人越來越擠,竟因為是很多人忘記了到站下車。沒想到,鐵道兵部隊的故事還有這么多人愛聽。

(四)身邊的鼓勵

  就是這次讓很多人忘記了到站下車的經歷,莫老兵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八年鐵道兵的艱苦生活真的還那么有吸引力么?從小聽著父親長大的孩子們,而今也都是孩子的父親了,竟然還是那么喜歡父親講故事。三個孩子一起鼓勵他:“講吧,講講你部隊的故事。”

  莫老兵試著講了幾段自己在部隊的親身經歷:“烏蒙磅礴戰樂園”、“險道開車如玩虎”、“炸藥撲火上刀山”等等讓孩子們聽來竟是那么引人入勝,令人向往。“干脆寫出來,好吸引人啊。”身邊的鼓勵持續不斷,并有不斷加強的勢頭。莫老兵忍不住躍躍欲試了。

\

  在戰友聚會中,莫老兵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把寫了部分的初稿給戰友先睹為快,沒想到,一石激起千層浪,戰友們一致鼓勵莫老兵趕快寫出來,并愿意提供所知道的故事素材。

  得到鼓勵的莫老兵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茶飯不思,夜不能寐,徹底改變了他對鐵道兵生活的“偏見”,老伴也默默的支持他,“白天不起,晚上不睡。”兩個兒子更是專門請假,陪著年愈70的父親踏上了尋夢之旅。從桂林出發,向貴州、走昆明、踏成都、抵重慶,十多天里周游云貴川數千公里,其中,還不顧年邁,連續步行穿越幾條數千米的隧道和橋梁,總長達到十多公里。

(五)終致成書稿

  人一旦有了動力,思維就會爆發。只有小學文化的莫老兵每天都感覺精力充沛,思維之河再掀波瀾,他沿著自己穿上軍裝的那一刻開始漫步生活……

  五十九篇讓人讀來入迷的親歷故事陸續成稿,后期整理和修改錯別字的工作交給了兒子去完成,但莫老兵總感覺缺少什么,翻著數易其稿的手稿,老兵忽然發現:部隊時期的照片實在太少了,部隊日常生活中的鏡頭更是不可能隨時記錄下來。我何不自己畫漫畫配插圖呢?于是,記憶力非常好的莫老兵開始自己給書中畫起了插圖,近百幅插圖就這樣躍然于每個相關的故事情節之中。

  書稿交給了老連長,交給了老戰友,竟然是一片歡呼:“老莫,你太厲害了,搞么子事情都是出人意料啊。”同時,還得到了部隊時期的老首長的多方面推薦,并在“鐵道兵公眾號”上破例給予了連載。

\

(六)告別莫老兵

  8月13日上午辦完桂林的事情,再次與老兵相約。一雙拖鞋、一條長褲、一件汗衫,離開部隊46年的莫老兵已經徹底歸隱于鄉民之中。簡單午餐后,陪著我這個“永遠的鐵道兵新兵”專門游覽了“七星公園”,造訪了桂林有名的“兩江四湖”,一路走一路聊。近十個小時的游玩,莫老兵還是那么健談。我們聊他部隊的故事,聊他的戰友情結;聊他的苦難家世,聊他母親的苦難童年。聊得最多的還是他的《萬水千山任我行》。

  桂林石刻、七星巖拓林、世界上最大的駱駝、元風洞、普陀山、逍遙樓,莫老兵陪著我一路游覽;駐足于烈士紀念碑和陳光烈士紀念塔之下,忽然發現最危險的往往就是身邊最近的人,因為只有身邊最近的人出賣的信息才是最真實可靠而讓這些仁人志士被捕入獄,甚至獻出生命而就義;一路踏來,日月雙塔、榕湖、杉湖景色慢慢讓人流連于夜色降臨……

\

  晚餐后,莫老兵送我回到賓館,依然講著他在部隊時期的故事。談到“試車調戲播音員”發出的那種天真如孩童般、發自肺腑的爽朗笑聲深深感染著我。莫老兵講著久遠的故事,我仔細讀著莫老兵眼前的神情,年齡懸殊近20的鐵道兵新老戰友一起陪著時針不知不覺到了夜里十二點。莫老兵歉然:“我該回去了,你明早還要趕車。”

  第二天一早,莫老兵再次趕到賓館,陪我直送桂林北站。隔著安檢欄桿,莫老兵顯得很是失落,竟然不再言語,只是揮手告別。

\

作者:鄭建軍 原鐵道兵89306部隊

首頁 | 熱點資訊 | 行業縱橫 | 一線快報 | 招標采購 | 企業產品 | 知識技能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業務公示

Copyright © 2017 建設發展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7034247號-1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_高清女同一区二区播放_91久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_国产真实露脸3p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