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eock6"></acronym><sup id="eock6"><center id="eock6"></center></sup>
<rt id="eock6"></rt>
<rt id="eock6"><center id="eock6"></center></rt><rt id="eock6"></rt>
<rt id="eock6"></rt>
<rt id="eock6"><small id="eock6"></small></rt>

旗下欄目: 行業觀察 投資規劃 先鋒科技 行業之最 行業之首

“深海勇士”4500米載人潛水器明年啟用 實現哪些創新?

來源:科技日報 發布人:陳祖財 人氣: 發布時間:2017-12-01 08:51:05

  “蛟龍”的小弟來了,龍宮將添新客

  “深海勇士”系4500米載人潛水器 明年啟用

  “十二五”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4500米載人潛水器總體集成”課題11月30日通過科技部組織的驗收。

  4500米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被比作“蛟龍”號的“弟弟”。有了7000米級深度的“蛟龍”號,我國為什么還要研制4500米載人潛水器?4500米載人潛水器實現了哪些創新?未來我國在潛水器研制方面將有什么“新”動作?科技日報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相關人士。

  “4500米載人潛水器總體集成”課題由中船重工702所牽頭組織實施。4500米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702所研究員胡震解釋說,下潛深度是深海探索能力的一種象征。但我國不僅需要下潛深度大的潛水器,還需要適應不同科考需求、到達各種不同海域深度的潛水器。

  4500米載人潛水器能帶動一批深海通用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大大提高裝備國產化率。依據經費額度計算,4500米載人潛水器國產化率達到95%。國產化率的提高也大大降低了運行成本,提高了科考性價比。“初步估算,每個潛次潛水器本身成本約為‘蛟龍’號的20%。”胡震表示,待明年4500米載人潛水器開始試驗性應用后,將對成本做進一步統計分析。

  作為業主單位,中科院深?茖W與工程研究所所長、海試現場驗收專家組組長丁抗希望,未來潛次價格和美國“阿爾文”號相比,具備市場競爭力。

  “與國際同類潛水器相比,4500米載人潛水器在電能、潛浮速度、聲學通信和自動控制方面擁有獨特的優勢。”丁抗說。

  驗收會上,15位專家給出了意見:課題研制過程中突破了鈦合金載人艙、超高壓海水泵、低噪聲推進器、液壓源、充油鋰電池、浮力材料等關鍵技術。通過課題實施,我國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和裝備制造取得突破性進展,全面具備了自主研發和制造深海載人潛水器的能力。

  科技部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海洋處處長孫清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盡管該課題立項于2014年,但早在“十一五”末,4500米載人潛水器關鍵技術的研發工作就已啟動,目標是在“蛟龍”號研制與海試的基礎上,推動我國大深度潛水器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國產化、功能化、譜系化,并帶動深海技術相關產業的發展。圍繞這一任務,科技部先后部署了8個項目/課題,共投入中央財政經費約3億元。

  “4500米載人潛水器不僅為我國已投入使用的‘蛟龍’號的技術更新、正在研制的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奠定了中國制造的基礎,也標志著我國已擁有海洋大深度技術自主研發能力。”丁抗說。

  萬米級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702所水下工程研究開發部主任葉聰告訴記者,按照計劃,將在2020年完成萬米級載人潛水器研制,未來科學家將隨著它深潛萬米海底進行科考,探索深海大洋的未知世界。

  “在‘蛟龍’號和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研制經驗的基礎上,萬米級載人潛水器的研制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它建成投入使用后,將會創造新的‘中國深度’,進一步提升我國海洋探測能力與研究水平。”葉聰說。(記者 陳瑜)

已獲能量值:0
首頁 | 熱點資訊 | 行業縱橫 | 一線快報 | 招標采購 | 企業產品 | 知識技能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業務公示

Copyright © 2017 建設發展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7034247號-1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_高清女同一区二区播放_91久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_国产真实露脸3p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