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建筑學會(The Architectural Society of China)是全國建筑科學技術工作者組成的學術性團體,主管單位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學會于1953年10月23日成立。著名建筑專家梁思成、楊廷寶先生歷任本會領導人。學會集中了中國建筑界各專業最優秀的專家、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成為政府推進城鄉建設與城市設計最可靠的智囊和助手,F任理事長修龍先生。
學會宗旨是以推進中國建筑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為中心,貫徹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團結和組織全國廣大建筑科技工作者,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倡導嚴謹、求實的學風,促進建筑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普及和推廣,促進科技人才的成長和提高,為我國城鄉建設事業服務。
學會主要任務是開展建筑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交流;組織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編輯出版科技書刊;普及科學知識,推廣先進技術;開展繼續教育和技術培訓工作;舉薦和獎勵優秀科技成果與人才;為行業發展提供政策與技術咨詢;反映會員的意見和要求;辦好會員之家,為廣大會員和工程技術人員服務。
學會有二十二個直屬分會 :建筑師分會;建筑史學分會;建筑物理分會;室內設計分會;工程勘察分會;建筑結構分會;地基基礎分會;抗震防災分會;建筑施工分會;建筑材料分會;暖通空調分會;建筑熱能動力分會;建筑電氣分會;建筑防火綜合技術分會;體育建筑分會;生土建筑分會;小城鎮建筑分會;建筑經濟分會;工程管理研究分會;建筑給水排水研究分會;工業建筑分會;建筑教育評估分會。
學會設有個人會員(包括會員、資深會員、名譽會員、學生會員、外籍會員)和團體會員。目前本會的個人會員有10萬余人,團體會員300多家。本會委托地方學會協助發展會員,并實行屬地管理。
學會的地方組織是全國除臺灣省以外的三十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筑(土木建筑)學會,本會與各地方學會是業務指導關系。
學會編輯出版的刊物有《建筑學報》、《建筑結構學報》、《建筑知識》,以及《建筑經濟》、《暖通空調》、《建筑熱能與通風空調》、《工程抗震》、《工程勘察》、《亞洲建筑給水排水》等。中國建筑學會官網為:www.chinaasc.org
中國建筑學會在1955年以國家會員身份加入了國際建筑師協會(UIA),1989年以國家會員身份加入了亞洲建筑師協會(ARCASIA)。此外,與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美國建筑師學會、日本建筑學會、俄羅斯建筑師聯盟、韓國建筑學會、中國香港建筑師學會、匈牙利建筑學會、波蘭建筑學會等數十個國家相關組織建立學術交流和友好合作關系。
學會設有“梁思成建筑獎”、“中國建筑設計獎”等十余獎項,以支持和鼓勵中國建筑界工程技術人員的工作和貢獻。
中國建筑學會秘書處設在中國首都北京市。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 郵編:100835
電話:(010)88082224,88082239
傳真:(010)88082223,88082222
電子信箱:asc@chinaasc.org;asc@mail.cin.gov.cn
能量值:386
工地印象之中鐵十一局集團二公司仁博高速路能量值:242
中鐵十八局集團焦作棚改項目打造綠色施工樣能量值:148
“金牌”“暢想曲” ——中鐵十一局六公司能量值:128
中鐵二十一局五公司胡天佑硬筆書法能量值:106
中鐵十一局二公司南京市政項目部組織黨員干能量值:97
誦蘭新線能量值:78
中鐵二十一局三公司甜永高速9標項目部高標能量值:78
建設發展網作者或企業自主發布信息運行機制能量值:73
瀏覽:356次
我國首臺千噸級運架一體機揚威福廈高鐵瀏覽:770次
國內首臺新型“高鐵施工重器”成功下線瀏覽:485次
用科技助力 靠攻堅制勝——記華南建設廣州瀏覽:447次
鄭萬高鐵南漳段架梁近尾聲瀏覽:383次
中國鐵建首個EPC天然氣長輸管道工程告捷瀏覽:839次
成都首條地鐵機場專線攻克世界性施工難題瀏覽:701次
世界最長連續梁橋——湖北海子湖特大橋合龍瀏覽:499次
中國鐵建副總裁王立新到廣州地鐵項目視察工瀏覽:728次
瀏覽:616次
再創深圳速度!中建一局擎起中國地鐵上最高瀏覽:623次
國內最長最寬的水下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臨時大瀏覽:23次
廈船重工開工建造全球最大7500車位LNG汽車瀏覽:546次
東北最大動車所檢修庫建成投入使用瀏覽:554次
中建安裝承制世界最高的內陸鋼制柔性風機塔瀏覽:509次
中國最大光電實驗室武漢封頂 建筑面積12萬瀏覽:476次
全球最大“地下城”——光谷地下空間項目神瀏覽:645次
中鐵十八局四公司哈爾濱地鐵管片廠提前完成瀏覽:870次